发表时间:2025-10-24 07:43:37 来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考虑到该工程土方运输、施工车辆出入频繁,拟在施工主要进出口的设置车辆轮胎清洗槽,沉淀泥沙,以减少对城区道路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清洗槽共设2处,布设在东门和南门施工道路出口。
为避免大雨对施工区地表冲刷产生水土流失危害,在小区规划道路两侧布设临时排水沟430m,排水沟采用砖砌结构、水泥砂浆抹面,矩形断面,宽0.3m,深0.3m。为降低水流流速,防止水流对地面的冲刷侵蚀,同时沉降径流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在临时排水沟出口布设沉沙池2座,规格为2mx2mx1m,采用砖砌结构、水泥砂浆抹面。
表土回填后进行下凹式整地,雨后地表径流首先进入绿地,经绿地蓄渗后,多余的雨水进入雨水管网系统,不但可以减少新增灌溉用水,同时也能减小城市排洪压力,达到充分节约和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人工整理绿化用地面积为2717m2。
2.各阶段地表扰动面积、损坏林草植被面积、项目建设挖填方及弃土弃渣的数量根据整个项目区的真实的情况进行监测,不设固定监测点;
3.水土流失危害和重大事件、对周边和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可在雨季过后进行实地调查和询问;
4.水土流失防治拦挡效益(拦渣、保土、蓄水效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得出。
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以对周边环境和安全不造成负面影响为出发点,侧重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同时配合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综合规划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根据不同分区的特点,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土地整治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施工场地加强临时措施的多层拦挡防护,减少施工建设对周围地区造成影响。本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图见下图。
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项目总体目标是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范围内,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并在此基础上治理工程区域原有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
本项目执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和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详细见下表:
绿化措施实施前,将前期剥离的0.3万m3表层土回覆到小区绿地范围内,平均覆土20~30cm。表土回覆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土、平整,施工时应避开大风天气。
绿化措施实施前,将前期剥离的0.3万m3表层土回覆到小区绿地范围内,平均覆土20~30cm。表土回覆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土、平整,施工时应避开大风天气。绿地覆土后进行平整和标高调节,形成下凹式整地。人工整理绿化用地面积为0.63hm2。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3606m2,地上建筑面积21160m2,地下建筑面积22446m2。建筑控制高度为22m;建筑层数为5层。大面积开挖深度约9.7m,总建筑密度26%,用地容积率0.8,绿地率为30%。
代征道路共计8982m2,共有3条规划道路。自西向东依次为回龙观村规划一路、回龙观村规划四路、安宁庄东路,项目前期将作为施工便道。
代征道路施工时,在两侧设置彩钢挡板进行挡防,防止扬尘对外侧环境造成影响,共需彩钢板约300m。
绿化措施实施前,对绿化区域进行表土回填,回填土方量为0.1万m3,平均回填20~30cm。表土回填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土、平整,施工时应避开大风天气。
临时堆土周边设临时排水沟。采用明渠梯形断面土排水沟,断面尺寸为:底宽0.3m,深0.3m,边坡比1:1,临时排水沟长度约为280m,为了防止水流对地面的冲刷,在新开挖的排水沟表面采用土工布衬里,需要土工布约60m2。
施工生产区与临时堆料区布设在规划操场内,生产生活区与临时堆料区周边周围采用防尘网围挡可有效控制扬尘,围护高度3m,共计约190m,需防尘网570m2。
建筑物防治区东侧场地约1.3hm2现状为园地,土壤条件较好,主体施工前对该部分地块进行表土剥离,以保护表土资源。表土剥离采用推土机作业,集中堆放在本区域内,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做好防护,用于后期的绿化覆土。剥离厚度30cm,约0.4万m3。
本工程土石方挖方总量8.90万m3,填方总量5.26万m3,弃方3.66万m3。多余土方拟运至位于昌平区阳坊镇建筑渣土消纳场,运输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责任均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5056.3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22006.74万元。全部由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本项目开工时间为2013年1月,计划2014年7月完工,总工期19个月。
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工程建设进度、水土保持责任制度落实情况采取资料收集和调查的方式进行,不设固定监测点;
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位于昌平区回龙观镇,规划“1818街区”内。地铁13号线西二旗站东北侧、紧邻八达岭高速公路西侧。项目四至为:南邻回龙观村规划四路,东至安宁庄东路,西邻回龙观村规划一路,北侧贴临二期C1818-036地块。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重点监测期主要监测内容为:降雨、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临时工程。
监测后期主要对各监测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做监测,并分析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监测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各类防治工程效果、水土流失控制效果、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中监测点布设原则和选址要求,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点、施工进度、施工布置、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特征,本次监测共设置3个监测点,其中建设用地设置1个监测点,代征道路区设置1个监测点,代征绿地区设置1个监测点。
根据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和工程施工情况,本项目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结果如下:
(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1.30hm2、表土回填0.30 hm2、透水砖铺装3540 m2、嵌草砖铺装375m2、集雨池1座、下凹绿地整地6270m2。
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27-2002)、《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和已批准的《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监测等。
项目组根据主体工程资料,研究工程建设布局、施工工艺,从而分析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对地表造成的扰动,明确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并确定了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技术路线。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成员进行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调查工作,进一步分析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和水土流失对该区域造成的危害,依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布局,编制完成了《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同时制定详细可行的监测项目实施计划,并确定本项目重点监测时段和重点监测区域。
结合本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对临时堆土区、开挖扰动面的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等进行典型监测。监测因子包括监测项目所在区降雨、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及结构等,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强度、特点及其危害,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等。
监测前期主要监测内容为:项目建设用地、地形地貌、土壤、周边植被,监测方法以调查为主。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受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的委托,承担了“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2012年12月,双方签订了《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监测单位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本期工程监测项目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按照监测实施方案对项目区进行监测,整理并分析监测数据,每季度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每年年终编制《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配套48班小学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年度报告》。
公共绿地区规划0.81hm2。具体绿化方案由建筑设计企业后期委托专业园林绿化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建筑物区在基坑开挖前,开挖区域周围采用防尘网围挡可有效控制扬尘,围护高度3m,长600m,需防尘网1800m2。
建筑基础挖方临时堆放在规划操场用地内,临时堆土占地约3710m2。临时堆土高5m,边坡1:1,土方量约1.9万m。为防止风蚀扬尘,堆土采取表面防尘网覆盖措施,防尘网临时覆盖约5200m2。临时堆土周围布设编织土袋挡土墙,高度1m,宽0.5m,防护长度为287m。
(3)临时措施:防尘网临时拦挡1800m2、表土堆放区临时拦挡260m、密目网覆盖0.40 hm2、临时堆土覆盖防尘网3.10 hm2、密目网0.60 hm2、车辆清洗槽5处、临时排水820m、施工生产区彩钢挡板800m、防尘网覆盖0.60 hm2。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8.07 h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8.03 hm2,代征河道面积0.73 hm2,代征绿地面积3.31 hm2,代征道路面积5.99 hm2。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裸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另外还包括少量的住宅用地和林地。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85h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68hm2,代征道路面积0.90hm2,代征绿地面积0.27hm2,占地类型主要为园地和农村住宅用地。主要建设内容有建筑物建设、道路广场建设、绿地建设。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1.18hm2,道路广场面积0.69hm2,绿地面积0.81hm2。

道路广场防治区校园内人行步道、休闲区步行广场等区域采用透水铺装,铺设透水砖面积约3540m2。学校东门入园道路两侧地上停车位设计采取嵌草砖铺装,嵌草砖面积为375m2。
在公共绿地区适宜位置布设2座容量为50m3的地下蓄水池,收集地块内屋面和道路等雨水径流,用于项目区绿地的灌溉。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圆柱形,半径2m、净深4m。